新闻资讯

         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 (IF="16.806)" 报道了北京理工大学黄渊余课题组在功能化外泌体抗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Conscription of Immune Cells by Light-Activatable Silencing NK-Derived Exosome (LASNEO) for Synergetic Tumor Eradication”为题在线发表。

         该工作第一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张萌洁,通讯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黄渊余教授。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其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NK细胞来源的外泌体(NK-derived Exosome, NEO)一定程度地“遗传”了NK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外泌体的直径约为30–120 nm(NK细胞的直径约为10 µm),其在肿瘤组织具有更好的渗透能力,因而NEO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和潜力的抗肿瘤生物制剂。[阅读更多...]

         m6A甲基化修饰是哺乳动物体内最普遍的一种mRNA修饰,在癌症发病机理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当然,在植物领域也普遍存在m6A甲基化修饰。

         针对m6A的相关内容,本文向大家展述一些基本的m6A修饰相关的酶的功能描述和开展实验研究的思路总结. [阅读更多...]

         心动过缓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然而临床上有效的口服药物却很少。参仙生脉(SXSM)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中药,但其改善人iPSC-CMs(心肌细胞)搏动的胞内分子机制并不清晰。

         2023年5月,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10.6)上发表题为“Transcriptomics, proteomics, metabolomics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reve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ulti-targets effects of Shenxianshengmai improving human iPSC-CMs beating ”的研究文章,通过中药成分解析、网络药理学分析,以及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的多组学联合整合分析来揭示参仙升脉通过多重靶向作用改善人源iPSC-CMs搏动的分子机制,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阅读更多...]

         基础实验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大到研究人类基因组,小到研究简单的生物化学反应,都能运用到基础实验,晶世特生物为您介绍目前实验室最常用到的一些基础实验,涉及分子化学实验、细胞实验、常规病理实验等。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