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运动性的研究,尤其是在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中应用很广泛。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生物学特征之一,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某些阶段,肿瘤细胞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能力,如肿瘤细胞从原发瘤灶分离,进而侵入到邻近组织及再穿过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和穿出血管壁进入继发部位等,因而细胞运动性的研究在弄清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机制上有重要位置。
细胞划痕(修复)法是简捷测定细胞迁移运动与修复能力的方法,类似体外伤口愈合模型,在体外培养皿或平板培养的单层贴壁细胞上,用微量枪头或其它硬物在细胞生长的中央区域划线,去除中央部分的细胞,然后继续培养细胞至实验设定的时间(例如 72h ),取出细胞培养板,观察周边细胞是否生长(修复)至中央划痕区,以此判断细胞的生长迁移能力,实验通常需设定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是加了某种处理因素或药物、外源性基因等的组别,通过不同分组之间的细胞对于划痕区的修复能力,可以判断各组细胞的迁移与修复能力。
特点:
细胞划痕实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细胞运动的方法,实验成本低,可以用来检测贴壁生长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与 transwell 相比,细胞划痕实验具有经济、操作方便等优势。
注意事项:
一般做划痕实验,都是在无血清或者低血清状态下培养的,否则细胞增殖就不能忽略。按照 6 孔板背后画线的垂直方向划痕,可以形成若干交叉点,作为固定的检测点,这就解决了前后观察时位置不固定的问题。
将 Transwell 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将研究的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