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S绝对定量扩增子测序技术利用特有的人工合成内标,将16S扩增子测序技术与qPCR绝对定量技术合二为一,充分发挥16S扩增子适用范围广的优势,避免由于PCR效率及建库方法不同等因素引起的偏差,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一次测序,便能获得样本中各细菌的丰度和绝对拷贝数等信息。
16S
16S绝对定量扩增子技术基于正常扩增子测序流程,在样品DNA中加入已知拷贝数的内标序列(12~15种),这些内标是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合成DNA片段,长度与16S rRNA基因片段相似,可被16S rRNA常规V区引物如V3V4、V4V5等区域引物扩增。在PCR扩增阶段,内标序列与目标16S rRNA基因共同扩增,构成混合的扩增产物。随后进行文库制备和测序,得到大量的tags序列信息。
通过计算每个内标理论拷贝数与测序中检测到的实际tags数之间的比例,绘制出标准曲线。该曲线展示了内标已知拷贝数与测序tags数之间的关系,是校正样品中细菌绝对丰度的关键。标准曲线可以用于计算每个样品中不同OTUs/ASVs的绝对拷贝数,即真实菌群数量,从而精确地反映出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度。